提高转账“门槛”完善安全机制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是我国移动支付和转账的“主力军”。记者对比这两个平台的转账方式发现,微信转账时,只显示对方姓名的最后一个字,前面的字都用星号代替。输入转账金额后,进一步确认时,必须输入密码或指纹。而在转给支付宝账户时,对方昵称后面标注了真实姓名,还提供了“点此认证”选项,点击后,需要输入正确的姓氏才能转账。相比之下,支付宝比微信多出一个给转账者确认对方身份的环节。
腾讯公关部相关人员对此表示,因两种支付平台的出发点不同,不能简单对比。“支付宝是基于电商和交易,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平台,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更严格,大家使用的频率更高。”
在银行转账程序中,通常会要求丝毫不差地输入收款方户名和账号,否则无法转账。夏学民建议,用户在移动支付平台转账超过一定额度时,平台可以强制用户输入身份确认信息,例如手动输入收款方的“姓”,或者把收款方的名字补齐,从而给转账方增设二次“审查”环节,进一步保护用户的金融安全。
“移动支付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安全机制,勇敢承担起安全责任,比如,严格执行实名制,关闭未实名认证用户的金融交易功能等;在使用移动支付平台转账时,一定不能图省事,要仔细核对收款人姓名,避免转错账后追讨的麻烦。另外,无论是用第三方支付还是用银行转账,只要金额较大,都最好选择延时到账方式。”刘俊海在接受采访时说。
记者获悉,截至发稿前,微信支付客服已电话联系黄先生,引导其先到法院立案,微信支付也承诺将配合执法部门协助取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