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法治聚焦
搜 索
微信误转8万被拉黑 手误转错账就要“打水漂”?
2018-07-11 10:35:14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延迟到账”不等同于“可撤回”

  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通过自动柜员机转账的一定额度以上款项在24小时后才到达对方账户。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实时汇款、2小时后汇出的普通汇款和次日汇款三种汇款方式。对于后两种方式,不少银行都提示客户在限定时间内可以申请撤销。移动支付平台的产品设计是否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有转账“反悔”功能呢?

  记者发现,在微信钱包的“支付管理”设置中有“转账到账时间”选项,提供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三种选择,系统默认的是实时到账。微信支付提示显示:“好友确认收钱后,资金将按如下时间存入对方零钱账户。转账发起后不支持撤回,请转账前仔细核对收款人信息。”

  腾讯公关部相关人员认为,因为微信主打社交,支付特点就是即时交易。即使未来产品有相关调整,他们也只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的设计。

  支付宝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延迟到账的功能,是指用户的款项不会即时到达对方的账户。如果用户是因为被骗了需要追回资金,用户在联系我们的同时,也请用户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公安机关及时联系我们对交易进行止付,我们会全力配合。”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交易平台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没有对每笔转款背景审查的责任和能力。除非延迟支付并经当事人依法申请,或具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中止或者撤回交易的情形,交易平台不得任意中止或者撤回交易。”刘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可以考虑在转账者和收账者之间临时设立一个资金池,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转账者发现转错账,允许其撤销本次转账行为,收回资金。”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建议,也可以采用一定额度内默认实时到账、超出额度延时到账的机制,给予用户更完善的保障机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金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