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 法治聚焦 | 社会与法 |  图片精选 | 视频 | 专题 | 本地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个人信息资料外泄 核电站工程师成"通缉犯"
//legal.dbw.cn/  2009-03-26 13:35:26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 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
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误会澄清,通缉记录已被撤销

  这完全是一个误会,昨天,核电站保安部的领导亲自向小张道了歉。误会澄清了,但小张还是有些担心,如果自己的“逃犯”记录仍在,他还会不会到处被“通缉”?

  记者从三门公安局了解到,如果被网上通缉,只要在中国范围内,不管你是去坐飞机、办护照还是办理银行卡等等,你本人的身份信息都会显示你是一个逃犯,可以说是插翅都难飞。小张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记录仍在,这确实会对他未来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我的工作经常需要我在外住宿,有时候我还要出国,我要是因为‘逃犯’身份被扣留,那会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会同上传该逃犯资料的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讲明事实真相,小张作为通缉犯的记录就会被撤销。

  昨晚,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内部网上已查不到小张的“通缉资料”。

  央视3.15晚会发布的权威信息——   七成国人隐私不保

  现代科技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透明,但是泄露个人资料,并将之作为商业用途,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公害”。

  央视3.15晚会揭露,个人资料成了“公开的秘密”,泄露个人信息的“零成本”和“高收益”已经使个人信息或其他隐私的贩卖成了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央视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公民有过信息被泄露的遭遇。个人信息泄露渠道广泛:一些商家或个人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注册、会员登记等方式收集用户信息;消费者在就医、求职、买车、买房、买保险,或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或银行卡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被出售;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或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搜索或链接;名片代印机构储存的大量个人信息被泄露;物业泄露业主信息;废旧电脑磁盘恢复数据等等。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利用呢,在此教大家几招:

  1、四种证件要谨慎保管,包括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护照、户口簿。

  2、对于个人的身份证的复印材料要特别慎重。

  3、在马路上接受市场调查,或者在商店里填写贵宾卡表格时,千万留个心眼,别随便将自己的资料泄露给他人。

  4、消费者在提供个人资料给对方的同时最好也索要回执,以便于出现问题时,作为询问和查找的依据。

  5、在经常上网的电脑中安装个人防火墙,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

  6、在网上不要随意填写表格,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的网站存储重要个人信息。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林利军 徐文荣 史一方    来源: 中新网   编辑:孙岚
【联系我们】法治主编电话: 18646530899
图片精选
相关新闻
 
热门图片
  • 一夜间沿街店铺遭土
  • 一夜间沿街店铺遭土
社会·评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