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恍惚,忧心忡忡,昨天一整天,三门核电站的年轻结构工程师小张就是这样度过的,前天下午的那场惊吓总是萦绕在他心头:几名民警开着警车来找他,说他的身份记录显示,他竟然是一名网上逃犯。从未进过警局的小张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两年前从名牌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设计院做结构工程师,前途美好,怎么无缘无故地成了一名通缉犯?
经过警方调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误会,通缉犯确有其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也和小张的一模一样,但小张并不是通缉犯,极有可能是那名通缉犯伪造了身份证,并利用了小张的个人信息。
警察怀疑他是一名逃犯
小张是杭州人,今年25岁。两年前,他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顺利进入上海的一家设计院。今年他受公司派遣,到正在建设中的三门核电站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前天下午,正在核电站施工现场紧张工作的小张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抬头一看,几名保安带着两名民警站在他的面前。民警告诉小张,警方怀疑他是一名网上通缉犯,要他协助接受调查。
小张起初怀疑是不是警察找错了人,但当听清楚警察找的就是他时,小张一下懵了。“我从没干过违法的事情,怎么可能成为通缉犯?”小张说,他开始怀疑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但仔细看了看那两名民警,穿的确实是真警服。
逃犯的个人信息和他一模一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了解到,三门核电站的保安措施十分严密,除了保安,还有数位民警在此值勤,每天都要对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的登记。
当天保安在登记小张的身份证号码时,通过查询公安网络信息,发现此人竟然是一名逃犯,就立即通知了民警。
“我们发现,这名逃犯的姓名就叫张×,身份证号码也和小张一模一样。”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当他们找到小张时,发现逃犯的容貌和小张不同,“我们也觉得有点蹊跷。”
慎重的民警经过认真核实,确认小张并非那名逃犯,“有可能是该逃犯窃取了小张的个人信息,制作了一张假身份证,并用这个假身份去作案。”
小张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得还算严密,但是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外住宿都需要用身份证,以前用过的身份证复印件也可能会被某些机构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