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拆弹专家:徒手刨36枚日军遗留炮弹 搂炸弹转移
2017-08-02 14:00:37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要“怕死”,放弃自己不是男人做的事

  排爆虽然需要专业的技术技巧,但过硬的心理素质往往更为重要。对于一个合格的排爆手,朱建民考察的第一标准,就是“怕死”。

  “鲁莽,英雄主义,百分之百出问题。放弃自己,不是男人做的事。”

  朱建民微信里有一个专业群,群内是全国400余名排爆民警,既有鼎鼎大名的老前辈,也有刚刚入行的新人。让朱建民不免心惊的是,许多身经百战的老将也会马失前蹄,双目失明、炸断右手、弹片残留全身……

  曾有排爆民警想给自己的双手上份保险,却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单。

  曾跟朱建民一起培训过排爆的同学,大多数都已离岗。“像我这样干了17年仍健全在岗的,全国也不多了。”

  2013年,吉林市公安局内这支专攻排爆的7人中队组建,然而至今,在案发现场作为主排爆手近距离拆弹的,仍然只有朱建民一人。

  “现场变化太多,不敢让队员上。”17年的经验,让朱建民处变不惊,也让他慎之又慎,“都是越干越小心。”

  朱建民的心头也另有隐忧,“我怕没法儿跟队员家属交代。”

  这些年来,朱建民亲手带出了三十多个徒弟,而最终留在排爆岗位的,只有现在的7人,“都是生死兄弟”。在队员们眼里,这位老大哥“话少,爱操心”。

  朱建民也曾有一位十分爱重的徒弟,在跟随他5年后还是选择了离开——女友听说了他的职业后坚持分手。

  其实就连朱建民自己,也瞒了妻子整整10年。可一次同事聚会,战友却不小心说漏了嘴——“朱哥,干排爆这么多年,你不容易。”

  妻子王艳秋看了他一眼,但什么也没问。回家上网一查,她才知道“排爆就是拆炸弹啊!”至今,家人依然“避讳”这个话题。“我和儿子还是不想直视。”王艳秋说。

  数年来,家中少有的几次交流,也是因为事情见了报。“他说起来都是十拿九稳,特简单。”

  如今,朱建民最为担心的就是后继无人。“如果像刑警一样,能给排爆民警评个技术职称,我相信会有更多人留下来,毕竟这是玩命的工作。”

  也有同学、朋友劝过朱建民,别干了,他常常苦于难以回复。“我要说我得保护市民安全,是不听着就像说大话?”

  只有王艳秋懂得,这个岗位已经成了丈夫的使命。“每次拆完一个,他心里就可敞亮了。”然而,离开现场后,朱建民常常在后半夜惊醒,梦里尽是老虎、狮子、蛇,其后再难入睡。

  “老婆,儿子,拍黄瓜,一家三口最幸福。”脱下防爆服,朱建民最想赶紧回家。“四十多岁,就是一晃而过,希望健在的时候,多做点事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