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多种利益,服从服务大局
坚持服务大局,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围绕这一任务,四巡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碧水蓝天,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这道难题,法官有时候也会遇到。枞阳县某建材厂诉枞阳县人民政府行政补偿一案,就让主审法官阎巍一度挠头不已。最终,法官们充分发挥审判智慧,提出了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 “这是一起取缔砖窑的案件。依据绿色发展理念,行政机关取缔砖窑的措施应当得到支持,但是,取缔后老百姓的损失怎么办?谁来进行补偿?应该补偿多少?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我们合议后,发现政府没有足额补偿再审申请人。于是,审判长李广宇又邀请原审法院的承办人来四巡,当面沟通了解补偿情况,并建议原审法院积极与政府沟通,尽可能将损失补偿到位。”
上诉人核工业金华建设工程公司、信阳新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当庭宣判后,代理该案的湖北律师王锦红说:“经过此次庭审,我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为民情怀,他们不仅辨法析理,更多的是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庭前,法官们与我们多次沟通,想以调解的方式尽快结案,我当时没有明白法官们的良苦用心,经过今天的庭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让老百姓尽快实现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是法官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律师的本职。”
深入办案现场,就地巡回审判
法官们还深入办案现场,就地巡回审判,进一步拉近了最高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集中结案月”开展后,王锦亚副庭长和主审法官董保军带领两个刑事审判团队,先后前往河南、山西两省的平顶山、安阳、许昌、洛阳、焦作、晋城等6个地市,对已立案审查的部分刑事申诉案件进行阅卷并开展相关查证工作。他们连日奔波,集中调阅了10个案件。除就地阅卷外,法官们还针对申诉理由,与部分案件的原承办法官、院庭领导进行座谈,对部分重要证人进行了查证,调阅了档案材料,进一步查明了案件事实。
主审法官阎巍在审理一起房屋征收补偿案时,发现补偿评估报告中房屋的信息与再审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完全不符。为核实二者是否是同一房屋,阎巍赴商丘实地查看,结果发现涉案房屋已被拆除,无法核查。通过调取相关补偿文件,走访相关人员,终于发现被诉征收补偿决定所依据的《房屋征收分户评估报告》中登记的估价对象的坐落位置、登记面积、建成年代、楼高(层数)均与当事人所持有的《房屋所有权证》信息不一致,虽然该瑕疵并不影响案件处理结果,但为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四巡决定向该机关发出司法建议,明确指出:“由于(政府)工作存在疏漏,导致房屋信息登记错误,并最终引发本案诉讼,实为不该。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避免出现此类情况。”
领导带头办案,全员争先创优
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试验田”,巡回法庭实行全新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各种资源向审判一线倾斜,全庭各项工作均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展开。巡回法庭的副庭长不仅要担负审判管理、行政管理职责,还要以主审法官身份亲自办案。
李广宇法官是四巡第一副庭长,他的职责是协助庭长抓全面工作,庭长不在时主持全面工作,并分管综合办公室。他白天忙着抓建设、抓管理,抽出一点空就与其他法官一同合议案件,裁判文书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加班撰写。庭领导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着全庭同志。四巡办公大楼几乎天天晚上灯火通明。主审法官刘慧卓说:“六个巡回法庭中,郑州离北京最近,但我们自愿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只是感觉能有巡回法庭这样的工作的经历,机会难得,如果不干点事,真辜负这段让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除了审判团队,四巡综合办、诉服中心的同志们也干劲十足。他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大量的组织协调、技术支持、安保后勤等工作,使法官们得以安心办案,保障了“结案月·开庭周”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拓展活动效果,向社会公众传递法治精神,他们还组织了人大代表、律师代表、高校及中小学师生、社区居民等观摩庭审,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宋丰年所说:“四巡成立只有短短三个月,结案那么多,确实是方便群众,辛苦自己,他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