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假货狙击战升级 每天发现上千家售假店铺
2017-03-21 10:15:4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超过5万就深挖

  发现售假线索之后,品牌方的打假团队就要顺藤摸瓜。

  通常,品牌方会首先确认售假店铺是否有关联店铺。

  2016年年初,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的品牌维护负责人邓志勇的团队,就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了7家均带有“斐乐”二字的售假店铺,通过其他线索比对,认定这7家店铺为一人所有。

  “这些店铺除了名称上有重复的字样之外,一般在装修风格、产品种类、产品标价等方面也会露出蛛丝马迹。”邓志勇说。

  发现了7家售假店铺之后,安踏根据各个店铺的销售数据,初步估计销售额可能高达100万元,远远超过了制假售假刑事立案的涉案标准。于是决定继续深挖。

  “如果初步估计售假店铺的销售额比较少,达不到5万元的刑事立案标准,我们就会把线索移交给电商平台,让他们处理。”邓志勇说。

  下一步行动的关键是取证和定位。

  于是邓志勇和同事们兵分两路,一路以普通消费者的名义,从前述7家售假店铺分别购买了假货样品,并交由公司的鉴定部门鉴别真伪。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坐实对方的侵权销售行为,为下一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支持;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证据。”邓志勇解释道。

  另外,他们还与电商平台取得联系,尽量争取平台的帮助,以便搜集更多售假者的身份信息,并对其活动轨迹和售假窝点进行定位。

  “在没有平台方帮助的情况下,我们自己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查知卖家的退货地址和其他有用的信息。”李伟说。

  如果没有更多的卖家信息,拿到退货地址、退货收件人信息之后,他们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地走访和“侦查”,以便获取更多、更有“破案”价值的线索。

  2015年夏天,孙亮的团队经过前期摸排,发现一个线上假冒销售圣迪奥产品的卖家在江苏省高邮市,当即就和几个同事一起去摸底。

  在一周的“蹲点”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一个老年男子频繁出现。此人每天都会骑一辆三轮车,拉一个装满物品的麻袋到售假者的店里,而当他卸货的时候该店铺总会关门。后来证实此人是售假店主的父亲。之后,通过跟踪此人,孙亮他们发现了制假的窝点。

  2017年1月18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假冒伪劣药品进行集中处置">2017年1月18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对假冒伪劣药品进行集中处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