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二手车平台检测人员正在检测一辆“调表车”。
3月11日,顺义俸伯地铁站附近,人人车和瓜子二手车的检测人员分别对一辆大众途观车进行检测。
下午3时许,人人车的检测人员到达约定地点。了解完车辆基本信息后,对方从双肩背包中掏出手电筒,先后观察了车辆发动机舱、底盘、车身等设备情况。之后,检测人员掏出一台普通手机大小的膜厚测试仪,测试车身各个位置喷漆的厚度。
“是实表吗?”检测到里程表时,上述工作人员问道。得到肯定答复后,他记录下汽车里程表上显示的公里数。
约15分钟后,车况检测完毕。检测人员对车辆的各个角度拍照,并申请上线。
次日,车辆成功上线,平台对于车况检测的描述为:资深行业权威专家对此车前后两次专业检测,检测项目为249项。
11日下午4时许,瓜子二手车两位工作人员也对这辆途观车进行检测,所带的检测设备也为手电筒和膜厚测试仪。

维修记录显示,被检测车辆里程数已达56365公里。
此前,其中一位检测人员表示,车辆检测包括里程表核实,“我们会查询车辆维修保养记录,来核实里程数。”但实地检测时,两人并未核验。
对于“调表车”情况,3月12日,承诺“158项检测”的优信二手车平台一名客服人员介绍,由于车辆是特殊商品,无法精准了解里程数。“根据平台服务规定,里程数不在我们的保障范围内,(里程)表上显示多少就是多少。”
一位在4S店专门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资深人士介绍,大部分二手车平台检测水平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状态,如凭经验判断外观、口头询问等手段。而多数车辆的里程数,仅需通过查询车架号或者调取4S店保养记录即可核实。
“调表车”当天上线交易平台
在多次体验调查中,记者发现,二手车平台还存在检测出里程表异常也不标注的情况。
3月14日,记者又使用一辆索纳塔轿车预约了瓜子二手车检测。
检测人员先后检查了车辆外观、内饰、引擎盖内部、后备厢等部位,并使用膜厚测试仪测试车漆厚度。之后,对方将车辆行驶证上标注的车架号输入手机内一个软件,软件明确显示该车里程数异常。
事实上,这辆用于检测的索纳塔轿车确实为“调表车”——经查询该车的4S店维修记录,2015年11月29日时,该车的里程数就达到56365公里,但检测时,此车里程表上显示的里程数仅为17000公里。
检测人员表示,车辆里程数有改动,上线后会标明。此外,因车辆过户时间较短,只能上线瓜子旗下的车速拍平台。
意外的是,当晚车辆上线后,平台上显示的里程数为调试后的17000公里,且并未注明有改动或异常。
3月15日,车速拍工作人员致电,称有消费者出价想要购买,拍价为12.8万,如对此价格满意,可尽快安排买家看车。
即将进入交易流程的“调表车”会标注真实情况吗?对方介绍,该车里程数就是此前检测中里程表所显示的数字,平台上“没有做其他说明和标注”。
随后,记者又以买家身份致电客服,咨询该车车况。客服人员在查询车辆单号后也表示,评估结果显示,车辆里程没有调过。
而唯一有可能查到调表情况的4s店维修记录等详细车况服务,在平台上变成了付费查询。即买车人的竞拍价格达到车主的心理预期时,才能免费查看,否则需要先在平台至少充值1000元,再花费10元查询。“为何查看车辆信息还要额外花钱?”有消费者提到。
“改里程”占二手车纠纷一半比例
刚买了半个月的“准新车”险酿事故,孙田发现车辆里程调小了4万多公里。对车辆重新评估后,他认为该车的实际价值约5万元,要求平台退还1.6万元差额并为车辆做一次大保养。
与瓜子二手车售后进行交涉时,他被明确告知,平台不负责。“让我直接和原车主交涉,但对方根本不承认改里程一事”。
交涉无果后,去年7月,他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省消委工作人员与瓜子网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可以确定原车主调了里程表,公司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免去孙田购车手续费,并免费为车辆做一次保养(约三千元)。至于发动机异响和变速箱有故障,则双方约定到4S店检测,确认有问题后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据广东省消委会通报,对于退还多余购车款问题,瓜子二手车承认平台有一定过失,但主要责任在于原车主,愿意配合走法律途径。
孙田将原车主和瓜子二手车起诉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去年11月11日,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瓜子二手车公司所在地为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管辖,因此,瓜子二手车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将本案移送北京,法院予以支持。
“在广州打官司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和费用,再去北京打,维权成本太高了。”孙田介绍,已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希望能在当地审理。“目前还没什么结果。”
实际上,随着二手车电商平台兴起与互联网购车增加,二手车交易也纠纷不断。北京市二中院通报,所售车辆存在更改里程表情况,占二手车涉质量争议的50%。此外,争议案件还涉及所售车辆为涉水车、重大事故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