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国内
搜 索
上海盲童高考623分 励志!清华大学等向他递橄榄枝
2018-06-25 10:16:09 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链接:2017年王蕴在高三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

  王蕴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正值收获的季节。相信同学们经历一个假期一定都是收获满满!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宝贵的主题发言机会,让我有机会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十年以前,爸爸妈妈为了我能有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盲校,最后选择了上海盲校,据说就是因为上海盲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高考,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于我们却成了难得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树立高远的理想,努力学习,回馈母校,回报社会。

  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曾经,父母让我学习游泳、骑车,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对于盲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技能,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另一方面培养我做事情的坚持性和对于未知的应对、挑战能力。此外还有,他们认为我应该享有明眼孩子一样尝试各种可能的权利。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认为我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所以,许多看起来对盲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畏惧困难不是由于视力上的障碍,而是由于很多人为的暗示让我们失去了自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思想:一旦自己办不到的,便归因于视力上的障碍;

  长此以往,这种自怨自艾的思想也许就变成了人生最大的障碍。所以,无论是谁,永远都不要人为地给自己或者别人的人生设限。

  一个月前,我应一加一的邀请聆听了尼克胡哲的上海演讲会。他在给人以震撼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亲切感。说他震撼,是因为他看似渺小,却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说他亲切,是由于他所传播的,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接纳自己,永不放弃。

  我们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关怀,在成长之路上,也获得过无数鼓励与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感恩。为了让更多的盲童能够自信地走出家门,健康快乐地融入社会,将来得到更好地发展,4月初,由我倡导发起,与其他盲童一起创立“逆光翱翔”公益团队,在家长的协助下同步推出微信平台,我们在接受志愿者帮助的同时也帮助到了很多的人。

  有人疑惑:你们自己是残疾人,本身就需要帮助,又怎么能帮助他人呢?其实,残疾只是某一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能量,只要有心总可以帮助他人,这与残疾与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容置疑,逆光翱翔精神让曾经悲观、消沉的人重新获得了自信和力量,这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和受益。

  5月15日,我们参加了在顾村公园举行的通过跑步为西藏盲童捐款的活动,在宋庆龄基金会嘉公益的协助下为西藏日喀则盲童学校的朋友们送去了我们亲手制作的礼物以及写给他们的信。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援助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援助本身,当我收到日喀则盲童满含深情和期待的回信时,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今天起,我已成为了一名高三的学生。离我的第一个小目标“考大学”越来越近,我知道,要想达到目标,我还需要付出很多,也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想只要坚定信念不放弃,积极进取,便足以攻坚克难。

  从长远讲,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终究必将踏入社会与社会同行。

  为坚强、阳光、向上的小伙子加油!

  祝福你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杨金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