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次装修惹来16个月麻烦
因数万元定制家居产品尺寸不对延迟交货买家与商家闹上法院

资料图
“装修入住本是件开心的事,但我真的是精疲力尽。”定制的厨房门、卧室门、卫浴柜尺寸不对、材质不符、延迟交货……从2015年11月收货开始,广州市民李女士走上了16个月的维权之路。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她部分诉求,但她决定再向前推进一步,上诉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货不对板
2015年9月底,李女士的丈夫在正佳广场欧派店铺下单定制了厨房门、卫浴柜、橱柜等总价数万元的家居产品。2015年10月10日,李女士又定制了两扇卧室门,她说自己向店员提出要实木门,店员给她推荐了总价12100元的两扇卧室门,但订货单上并未写明门的具体材质,这也成为日后纠纷的隐患。
对此,欧派向本报记者回复,“销售现场均有材料实样及《产品手册》,产品手册会对产品材质进行详细描述,销售人员也会引导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李女士表示,当时店员并未跟她丈夫核实材质。
2015年11月12日是约定安装厨房门的日子,但安装完后李女士却发现,门小了3厘米关不上,经交涉后外挂门改为内开门。商家还承诺2016年1月给李女士送新的厨房门,但却推迟到2016年3月9日。
按约定2015年11月23日上门安装卧室门,但李女士发现,送来的门不是实木门而是复合门。销售人员解释说,这就是当时确定的木门型号。李女士要求退货,销售人员表示要换实木门需再补差价9169元。李女士心想,当时正是装修的关键时期,不想再起其他争执,只好补差价重新签订了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