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国内
搜 索
上门医疗网络平台进入“双焦虑”模式
2017-04-27 09:01:58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杜晓 孟雨佳 张佳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网上注册预约有些麻烦

  张女士的儿子脚踝受伤,需要定时换药,经人介绍知道了一个专门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App,但是对于张女士来说,这款App的使用感受并不尽如人意。

  “孩子脚踝受伤,走路不方便,每次去医院换药都费好大劲。知道有平台可以提供上门换药服务,我就想试一试。先是进行注册,然后按照要求输入详细地址、预约时间、患者详细信息包括年龄、身份证号、疾病类型等,再选择套餐,最后写了一段详情描述。这居然还没完,系统提示还必须上传处方、药品、病历及家庭环境照片,经医疗机构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始预约护士。这实在是太麻烦了,透露个人信息不说而且浪费时间。”张女士说。

  张女士最后放弃了上门换药的念头,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社区医院换药。

  “我们去社区医院,从挂号到换药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花了几十元,不过可以走医保报销。”张女士说。

  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互联网上门医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注册、上传照片等程序,过于繁琐,并且收费颇高。

  “如果住家附近有医疗机构提供上门服务,通过平台预约是129元/次,还可通过上传医保消费凭证进行退款。但是我们家附近的医疗机构都不支持网上预约,所以只能选择平台的护士,最低价格是189元/次,此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收费,像医疗工具等。如果通过这个App给我儿子换一次药,全程可能需要200元左右。”张女士说。

  患者使用后认为有风险

  孙先生曾为母亲在网络平台上约过上门输液服务。

  “母亲身体不太好,换季的时候需要输营养性的药品,年龄大腿脚没那么方便,所以尝试了一次互联网上门输液服务。网上预约的程序很正规,发出订单后大概10多分钟就有护士接单。我们接通电话后简单说了一些情况。护士准时到了家里,给我们出示了专业资格证和执业资格证,并签了一个平台提供的小协议。护士在操作时虽然戴了一次性手套,但是整个过程既没穿护士服也没戴口罩。最关键的是,我觉得上门护士的操作手法比较生疏,尤其是配药过程有明显的迟疑,这弄得我有点紧张。好在最后扎针还比较顺利,一下子就把血管找到了。”孙先生说。

  孙先生预约的是239元/次基础款套餐,扎针后护士看护20分钟,期间没有异常即可离开。

  孙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聊了一会,这名护士22岁,在卫生防疫站工作,入行一年半。平时在单位主要负责采血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输液配药不太熟悉。我这一单是她入驻平台的第三单,脱离医院环境到病人家里输液,她说自己还是有点紧张”。

  记者问孙先生以后是否还会在网上预约上门医疗服务,孙先生回答是否定的,并说了几点理由:首先是卫生方面。在家虽然舒服,但无论是整体环境还是护士操作都达不到医院的标准。其次还存在一定危险性。基础套餐是239元/次,护士只陪护20分钟,但是输液过程大约需要两小时左右。陪护期间一旦出现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做到紧急判断和救治,再者如果护士离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也没法及时处置。最后,平台的收费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并且不能报销,普通家庭无法负担。

  林女士也曾经使用过上门医疗服务。

  “我通过App找了一个护士,每天定时来给我打针。我的药都是在医院开好的,护士来了直接扎针就行。”林女士说,“这个护士说她在医院上班,给我输液的时间刚好是她换班的时间,所以不会耽误事。而且,App上有她上传的护士证,她第一天来的时候也带了护士证。这个护士技术挺熟练,所以我相信她。好像还可以让她给带药,但是我觉得药还是自己准备好比较合适,一是怕搞错了,二是怕拿来假药。”

  “上门医疗确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说实话有时确实需要这种服务,比如我的病很特殊,或者有的老年人出门不方便,有了上门医疗就方便多了。不过,上门医疗确实也有隐患,之前有用户评价说有的护士不专业,好在我找的这个护士业务比较熟练。总体而言,我感觉这一行业现在有些乱,有不少App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让人不知道选哪个,也不知道哪个是正规的,会不会有欺骗行为存在。希望这个行业能发展得更规范一点。”林女士说。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