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闻
搜 索
证监会发审委掌生杀大权 媒体析为何四位委员落马
2017-04-24 13:58: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慎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闻内存

  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究竟分几步

  去年12月22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首次将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在其官网上发布,其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每一个发行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

  就发审会环节,证监会指出,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审核中的专家决策机制。目前主板中小板发审委委员共25人,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共35人,每届发审委成立时,均按委员所属专业划分为若干审核小组,按工作量安排各小组依次参加初审会和发审会。各组中委员个人存在需回避事项的,按程序安排其他委员替补。

  发审委通过召开发审会进行审核工作,以投票方式对首发申请进行表决。根据有关规定,审核首发申请适用普通程序。委员投票表决采用记名投票方式,会前需撰写工作底稿,会议全程录音。

  发审会召开5天前,证监会发布会议公告,公布发审会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等。首发发审会由审核人员向委员报告审核情况,并就有关问题提供说明,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发行人代表和保荐代表人各2名到会陈述和接受询问,聆询时间不超过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认为发行人需要进一步披露和说明问题的,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后告知保荐机构。保荐机构收到发审委审核意见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回复。综合处收到审核意见回复材料后转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按要求对回复材料进行审核并履行内部程序。

  新闻链接

  每位发审委委员平均每年审50家企业

  2013年,有报道指出,中国股票发审的预审环节、初审会、发审会最重要,对应预审环节的两位预审员、初审会上的两位处长、发审会上的七位发审委员。

  以前发审委员上会名单是保密的。一位公关公司总经理此前回忆说:“那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公关公司派四五个人天天盯在证监会门口,看发行部的人抱着企业发审材料出来了,就派人跟上。如果材料送到财政部了,那就是财政部的那位发审委员审;材料送到发改委了,就是发改委的那位发审委员审。虽然是笨办法,但很有效。一份名单可以卖一百万元。”

  “大体来说,一票三五十万元属正常。每位委员平均每年审50家企业,80%的过会率。市场给每位发审委员一年的投票权估值1000万元。当然,有多少委员选择变现是未知数。”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估算。很显然,这些都是犯罪行为。

  据报道,IPO能否被通过,发审委分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创业板35位发审委员如何分成四组,兼职委员如何临时调配插入到四组委员中去一起上会?主板25位发审委员又如何分组?谁来决定哪组委员上哪家企业的发审会?这些是投行和拟上市企业最关心的内容。发审委员由证监会主席办公会议决定聘任,名单则基本由证监会相关发行部门推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