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内的标语、口号均为红底白字,和衡水中学的类似。浙江卫视新闻截图
这是衡水中学首次“登陆”浙江。
3月26日,重新命名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揭牌。当地媒体报道中描述,学校采用“名校办民校”的模式,将“依托河北衡水中学高水平的办学经验和成果、广州高新集团多年民办学校办学实践和港区的良好政策优势,全面提升港区教育水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衡水一中平湖学校一名吴姓负责人称,学校的校长及师资全部由衡水方面派驻,“一共从衡水来了9个老师”。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合作模式上,由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提供教学场所及校舍,广州高新提供资金,而衡水中学则输出品牌、管理、师资和文化。
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告诉记者,此次进入浙江开设分校,系应嘉兴港区邀请。肖家兴称,目前,平湖分校的招生工作已经完成。“计划开设2个创新班,90人的计划名额已经招满,其中60人是平湖户籍学生,30人是全国招生。”他表示,这些学生目前都还是初三年级学生,将于6月份参加2017年度中考。
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次性奖励50万
曾被视为“应试教育模板”的衡水中学模式,即将在浙江复制,引发浙江教育界争议。为争夺优质生源,平湖学校公开提出,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省级学科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每次分别给予5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通过媒体公开宣称,衡水中学模式,与“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进而提出“浙江不需要(平湖分校)”。
而平湖学校的“抢跑”,则再次将这所新设立学校推上风口浪尖。
衡水一中平湖学校高中部2017年招生简章中规定,首批录取新生到校报到时间为4月15日,较浙江中考,提前了两个月。对此,方红峰对媒体提出质疑:“4月15日开学肯定是不对的,什么时候允许他这么早招生的?”
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解释称,报到并不是开学,只是为新生适应高中课程做准备,“做一个初高中课程的衔接,还有提前在校园里做一个拓展氛围的训练。”
昨日上午,平湖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向记者回应称,今年4月1日左右,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提前招生”的消息,已经在平湖教育界流传。对此,平湖市教育局面向全市范围内的初中发布文件,要求“确保每个初中生中考前均在校”。而在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提前“报到”一事,平湖市教育局则于4月7日,向其发出书面规范文件,要求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