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50多岁阿姨老犯头晕
原是年龄增长导致抑郁
50多岁的陈阿姨(化名)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温州康宁医院情感障碍门诊,对于来看精神科,她有些恐惧,但实在是无奈之举。“我经常感到头晕,身体很不舒服,做事浑身没劲,提不起兴趣。这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四年,时好时坏。”陈阿姨说,她先后看过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看过不少科室,吃了不少药,但一直找不到病因。后来,一名医生建议她到精神科找找原因。
接诊的是温州康宁医院副院长叶敏捷,他对陈阿姨做了心理评估,初步判断陈阿姨患有抑郁症,抑郁导致头晕,接而产生精神不振,精力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陈阿姨说:“我也很想每天开心一点,希望家人不要为我担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开心不起来。”
她并未遭受重大刺激或变故,为何患上了抑郁症?叶敏捷表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激素水平和脑功能发生变化,陈阿姨的心情也就变得“无能为力”了。
经服用抗抑郁药物、心理调适等方式治疗,三四个星期后,陈阿姨的头晕消失了,身体有所好转,“这些年来,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舒畅过。”
医生说法
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
秋冬季是高发期
叶敏捷说,很多人误解了抑郁症的感觉,并非心情不好这么简单,而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患者心境低落、思维迟缓伴随着失眠、胸闷等身体不适,产生焦虑、无用和无助感,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部分患者可能还有自残和自杀倾向。他们自身无法用“意志”赶走抑郁。
哪一类人群容易患抑郁呢?叶敏捷表示,随着现代的快节奏和压力大,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老年人、中年、妇女、青春期少年群体都很普遍,所以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感冒”。
抑郁症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病发原因有很多,有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等,还有应激事件,比如亲人的离去,婚姻冲突等,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据了解,抑郁症发病年龄集中在30至45岁,女性比男性多,中老年比青年多,秋冬季是抑郁的高发期。
“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开放,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会主动到门诊咨询,也会主动把亲人送到我们这儿。”叶敏捷说,他碰到的病人中,10%~20%左右前来咨询的患者表现有抑郁倾向,所幸及时介入,否则容易变成抑郁。
有一种“微笑抑郁症”
患者人前笑,人后哭
当很多人得知乔任梁患有抑郁症时,大为惊讶,因为他的脸上无时无刻不挂着笑容,给人阳光、开朗的印象。叶敏捷解释,并非愁眉苦脸才叫抑郁,有一种叫做“微笑抑郁症”,潜伏很深。
叶敏捷碰到的病人中,“微笑抑郁症”十分常见,“这类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抑郁,但会将低落的情绪隐藏起来。他如果不说,身边的人根本不会察觉出他有抑郁,看上去十分正常。只有他主动告诉你时,你才会发现,他做事力不从心,提不起兴致。”然而,这类患者因为负面情绪长时间没有宣泄,越积越多,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样的患者如果自杀,往往出乎意料。
据了解,“微笑抑郁症”多发于教育程度较高的白领阶层、高薪阶层,他们在外表现强大,多是为了面子,不愿向人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