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国内
搜 索
纪检监察机关这样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2017-04-06 14:46:58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韩亚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关键词2:督办

  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

  【案例故事】

  “榆中县上彭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家霖伙同该村村委会原主任李家贵、现主任杨泽江截留村民危旧房改造补助款20000元,用于村社干部旅游、发放福利……”2016年1月25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向甘肃省纪委发函督办该省榆中县16件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

  “中央纪委直接督办一个村的问题,我们都感受到中央和中央纪委对查处惩治扶贫领域问题的鲜明态度。”榆中县纪委书记张学永说,第二天自己就被省纪委主要领导约谈,一起被约谈的还有兰州市纪委书记、榆中县委书记。甘肃省纪委在约谈中明确要求:当年春节前摸清问题线索,全面整治;兰州市尽快启动对榆中县的专项巡察;举一反三,在全省范围选取信访量大的12个县区,省纪委重点督办411件基层问题线索。

  专项巡察、全面核查、自清自查……督办很快有了结果:李家霖等3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违纪资金全部追缴。16件问题线索除4件反映失实外,其余均已查实。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人,问责12人。“中央纪委的督办,有力促进和推动我们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甘肃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2016年以来,围绕扶贫政策执行、扶贫项目安排、扶贫资金落实和扶贫公共服务等环节出现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中央纪委开展多轮次、滚动式直接督办,直击要害,抓住要点,使压力的传导直达最末梢、责任的落实压到最基层。

  督办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层层传导压力,发挥示范引导效应,推动各级党委、纪委特别是县委、县纪委承担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少省区参照中央纪委的做法,对所辖县市区进行重点督办,起到了传导压力、示范引导,督办一县、带动一片的效果。

  关键词3:快查严处

  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快查严处,必要时中央纪委将直接查办

  【案例故事】

  2010年2月,朱江从贵州省纳雍县维新镇党委书记调任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2012年至2013年,某生态公司法人郭某为感谢朱江对其项目的“帮助”,分两次送给他现金5万元;2013年至2015年,朱江两次收受某公司负责人曾某现金9万元后,和时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杨某(另案处理)违规将扶贫资金400万元借给曾某实施非扶贫项目,截至案发该笔借款仍未追回……

  2015年12月中旬,纳雍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称县扶贫办主任朱江存在贪腐问题,县纪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其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发现朱江存在严重违纪问题。2016年1月4日,县纪委对其进行组织调查。1月14日,朱江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月23日、24日,朱江分别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纳雍县纪委坚持快查严办,短短20天时间,朱江从县扶贫办一把手的岗位,坠入了铁窗和高墙。

  扶贫资金、惠民资金等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

  “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岐山同志指出,对强占掠夺、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挪用的必须严肃查处。此后,中央纪委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座谈会,进一步部署安排,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快查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中央纪委将集中筛选典型问题线索,持续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必要时直接查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