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高度关注个人隐私泄露,以情景剧的方式揭秘了电信诈骗新骗术内幕,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恐慌、贪婪等人性弱点诱惑受害者进入陷阱,如扫描二维码方式植入木马进行诈骗。
近日,腾讯手机管家联合企鹅智酷、腾讯电脑管家、腾讯较真平台,发布《网上315:中国网民受骗与维权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16083名网民反馈的经历为样本,结合中国网民画像做性别匹配,揭秘电信诈骗新局势与手段。
木马病毒威胁手机安全,意在窃取用户隐私
网络“狂欢”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各类电商平台,实体店铺也开始支持网上购买、手机支付,人们也逐渐习惯这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与之而来的是,手机端和电脑端设备的安全受到木马病毒的威胁,导致用户个人隐私被窃取。
人们使用手机完成购物支付,让手机中保留了大量的隐私信息,吸引木马病毒“攻击”。报告显示,2016年,Android手机新增病毒包总数达2341.8万个,同比增长40.20%,而手机中毒用户达5亿人次,再创新高。而这些手机病毒主要通过电子市场、软件捆绑、手机资源站等渠道进行传播。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中小型电子市场并没有接入病毒查杀引擎,致使手机病毒传播占比最高。

(图:报告显示2016年手机中毒用户高达5亿人次)
同时,木马病毒同样让电脑频遭“宕机”。报告显示,2016年腾讯电脑管家反病毒实验室新发现病毒1.48亿,并发现有8.2亿机器中病毒或者木马,平均每月为7000万台中病毒PC进行病毒查杀。木马病毒影响的地区以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的城市为主,其中广东省中毒机器占比高达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