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配图
落空
其实,陈正林并不是一个渴望保健品的羸弱老人,球友苏晓曾打趣他,你怎么什么病都没有。
在一次电话中,陈正林曾对妹妹提起过自己的初心,他说,自己老了,买保健品其实都为了老伴,老伴身体不好,保健品都是给她降血压的。每天清晨,陈正林都会为患有高血压的芦杰量血压。
陈正林还想带芦杰旅游。早年在老家潢川,他曾带着芦杰一起跟团去过三亚。芦杰说,陈正林好动,特别喜欢旅游。
苏晓透露,向尚会邀请他在众人面前登台唱歌,每次唱歌回来他都特别高兴。
公司承诺的旅游,更是极大满足了陈正林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畅想。因为消费,陈正林获赠西安旅游一人次、云台山旅游两人次、加6600元赠送巴厘岛旅游一人次。
一年以来,他经常把西安、巴厘岛挂在嘴边,每次和妹妹联系,都不忘提醒妹妹,“等我去西安了,顺道来潢川看看你们,你们要记得接待啊!”
和球友张善军聊天时也忍不住提起,“你去过巴厘岛吗?我马上就可以去巴厘岛了。”
眼看300多天过去,对方承诺的旅游没个准信,陈正林忍不住频繁地找向尚寻求解释,得到的答案都是“再等等”、“还没轮到你”。
2016年12月13日,苦等无果的他将自己获赠的西安旅游一人次与云台山旅游两人次兑换巴厘岛旅游一人次,凑成巴厘岛旅游二人次。
当然,答案还是“再等等”。
陈正林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2017年1月9日,在一张红底金字写着“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庆新事”的宣传单上,小学毕业的陈正林留下过这样的字句:本次在她们的强烈诱骗下瞒着家人牵(签)了叁万多元的单说是可到巴厘岛等二人游,到现在找小付(向尚员工)要多次手续也未实现。
保健品没拿到多少、对方答应的旅游一直无法兑现,陈正林陷入了双重自责当中,他觉得自己“被骗得很深”,同时又欺骗了多病的好老伴和孩子们,“给大家带来了压力和麻烦”。
投海
第一次自杀未遂是3月8日。
七点十五分,陈正林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公园打乒乓球,而是直接去了向尚。
据遗书显示,当日早上八点左右,陈正林站在向尚的顶楼想往下跳,有位50岁左右的男性保洁员一直在附近活动,让他感觉自己“被盯着”、“没实现”。
中午十一点多,陈正林回到家,手上抱着三个盒子,一盒苹果、一盒洋葱、一盒海蜇,那是向尚“开会”后给会员赠送的礼品。他一边放下这些东西,一边说“又骗我,又拖,到西安、到巴厘岛、又在拖了,还说要送我一部手机,又不送我了,都是骗我的”。
性格内向温和的芦杰没有给出什么回应,她以为丈夫只需要倾诉。
如果说一定要说出一些死亡征兆,芦杰能够回忆起来的只有“饭量变少了”。
陈正林从前吃饭可以轻松吃下一海碗干饭,那几天把饭碗换成了和芦杰一样的小碗,盛饭时给芦杰盛满,自己只盛浅浅的。问他怎么了,只说是自己感觉吃一小碗就饱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人知道这位报喜不报忧的老人心中隐藏了多少挣扎与苦闷。
更没人知道陈正林笔记本里的遗书是什么时候写的。
这封落款为3月8日的遗书一式两份,共700字左右,一份写给政府希望讨还公道,一份留给家人,希望他们尽快忘记自己。
在陈正林遗书的第二段,他请求政府,走后把本人内脏捐给那些有用之人,尸体献给医学事业,骨灰撒入大海,为人类作出微弱的贡献。在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他没有忘记祝福大家,希望大家天天年年安康、快乐、祥和、幸福、美满。
3月11日,他穿着外甥不要的旧衣裳,投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