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香港维权记:追究行骗药房 他将第7次赴港打官司
2017-03-20 10:04: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维权群像

  带律师叫警察

  部分游客守着药房追回大部分药款

  事实上,遭遇以“斤”变“两”或者变“钱”的游客并非周勇一人。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2016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委员会点名谴责7间药店,当中不少牵涉售卖参茸海味时,以报价不清、以两代斤等手法欺骗游客,相关投诉也有上升,其中有关参茸海味的投诉上升11%达到438宗。

  其实,这种骗术并不高明,据有过相似经历的游客所述,有些药房店员在向消费者通报药材价格时,通常含糊说一个数字,而后迅速将材料加工成粉末状并称不能退货。在游客刷卡结账时,则是按照“钱”或“两”为单位计费,而消费者还认为是以斤为单位计费。过去两年,天价田七、天价珍珠粉、天价花旗参等报道时常见于媒体。

  那么,发现被骗了怎么办?在一个香港购物维权的百人QQ群内,一群和周勇类似的受骗者聚集起来,他们在虚拟空间里,讲述着那些颇为相似的购物经历。

  “发现被骗之后,我们就带着所有的购物凭证去香港。”周勇和女婿费先生委托朋友在香港找好律师,报警叫来警察,并投诉至海关。在药店,费先生被店员质疑,药房拒绝退款,坚称玛卡切片前已讲明价格。费先生反驳称,药行里有各种按斤、按两、按钱卖的价格牌,在他看来,要偷偷换掉并不困难,同时,680一钱的玛卡售价也有悖常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胶着,在没有购物现场录音的情况下,双方达成协议,扣去药品的损耗和刷卡手续费,退还周勇大部分药款。

  相比周勇的有备而去,不少游客选择直接上门。福建的林先生夫妇,在香港购买高丽参被骗后,不但全程录音拍照,还摆出周围药店售价,在高于正常价格售卖的事实面前,即使已经被磨成粉,林先生还是成功地被退还全款。

  “要等到药店中午生意好的时候上门交涉”、“不要怕,可以带着警察一起”、“必须要全款退还,至少也要80%”……在维权QQ群内,“过来人”热心分享自己的经验。

  情理角力

  成本高、举证难、耗时长

  内地游客维权面临三座大山

  要回了大部分款项,还要不要继续追究药店的责任?这成为摆在内地游客面前的选择题。

  从内地到香港打官司,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香港海关2015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监管药房不良营商手法的条例实施两年以来,海关共调查1296宗个案,药店行业最多,但最终被检控的个案只有149宗。

  在记者接触的数十例相关案例中,周勇是唯一一个要回了大部分款项,仍坚持走司法程序,追究涉事药店责任的人。这位自觉一生硬气的老人,认为犯错就应该付出代价。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家人至少6次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之间,配合香港海关的调查。

  周勇告诉记者,2015年10月从香港要回部分款项后,当年11月,他们接到香港海关的电话,对方希望他们能够配合调查。

  “海关告诉我们,对比其它相似的案例,我们难得保存下所有证据。”费先生告诉记者,不少游客在要回款项时,会被药店要求返还药材和其他凭证,“这就给海关的取证造成难度,但因为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海关,所以得以保存证据。”

  2015年11月18日,费先生陪着岳父周勇赴港完成口供,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周勇再次先后3次赴港完善口供,直到2017年1月4日在香港开庭审理。

  “至少已用了数万元人民币在路费、住宿费上了。”费先生告诉记者,除赴港上庭是由香港海关买单外,其余花费已远超他们能够拿回的赔偿。

  如此执着地讨公道,身边不少人难以理解。“就劝我们呀,何必呢,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赢。”

  在周勇看来,成本高、举证难、耗时长,这正是长久以来,内地游客在港维权所面临的三座大山。被坑了,有人自认倒霉,有人为讨回了大部分款项暗自庆幸,走司法程序,是极少数游客的选择。

  “我觉得既然做了,就要一直做下去。”周勇很坚定,他告诉记者,每次赴港录口供,海关都为他们配了普通话和粤语翻译,同时,一次次指认当时的店员,“长相、衣服、交易细节,非常细致。”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香港海关打击欺诈消费的决心。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