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个人信息谁保护 专家:公民应提高维权意识
2017-03-17 10:57:32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网游装备也是钱?

  “最近有些郁闷,我的网络游戏装备被盗了,找游戏平台想找回,平台说我是帐号共享不给找……我的哥儿们小南说,保护网络虚拟财产这条,法律出的特别好。因为他之前就花钱买了好多Q币,然后都被盗了,又追不回来,所以这次法律能保护虚拟财产,对我们这些打游戏的人最好。”

  对此,《民法总则》也有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

  朱巍教授指出,总则明确了互联网数据权和虚拟财产权都属于民事权利的一部分,体现出这次民法典编撰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同时,也适应了互联网融入民事生活的社会现状。另外一层意思,数据权和虚拟财产在未来非常有可能额外进行特别法的规定。好处是立法对新事物必须要有所回应,不能让新型民事权利没有法律上的依托。与此同时,对尚在发展的新型民事权利还有待继续研究。

  朱教授还分析,虚拟财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物权属性,但还是跟普通的物不一样,特别是在继承方面,虚拟财产有强烈的“人身性”。也就是说,这些虚拟财产通常都是跟帐号联系在一起的,和虚拟世界里的人际关系、人脉来往密不可分,继承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权呢,所以这法律出台还得慎重。

  朱巍介绍指出,国外曾有过相关判例,死者去世之后,家属要求继承其虚拟财产,网站认为虚拟财产涉及的帐号、密码,涉及到死者生前的隐私权,死者不一定愿意将生前在虚拟世界交往的信息向世人公布,或者说向继承人公布,最后拒绝提供。这个判例提醒大家,如果把它认为是物权,那在继承权,在处分方面就可能忽视“人身性质”。

  英烈的名誉如何维护?

  “3月,是学雷锋月,我家大宝今天起的特早,说要到学校听语文课老师讲英雄烈士的故事。回来他就问我,爸爸,老师说保护英烈的荣誉都写进法律了,你知道吗?”

  近年来,社会上确实有各种各样诋毁、诽谤英雄人物、拿英雄人物开玩笑、编段子的,特别过分。之前,我还在广播里听到过“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人格权益被侵犯、甚至告到了法院的案子。

  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冯小光说,侵权者这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而民族的共同记忆、民族精神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从我国的历史看,还是从现行法上看,都已经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民法总则》则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姚辉说,言论自由也要受到道德约束、不能冲破法律底线。言论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里面有法律的约束、有道德的约束、有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约束,不能冲击法律的底线、不能冲击道德的底线、不能冲击一个社会大家公认的公知的价值观。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