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闻
搜 索
三大原因致无人机黑飞无法无天 专项立法迫在眉睫
2017-04-24 14:12:28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陈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最大的挑战,是无人机“黑飞”。

  柯玉宝曾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按照现行监管办法,无人机只能在低空隔离空域飞行,不能在融合空域飞行,且飞行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活动。

  “开车上马路必须得有驾驶执照,航空器要适航,也要遵守航空‘交规’。假如你明天飞,那么在前一天15时之前就需向所管辖区的航行管理部门申报你的飞行计划。”柯玉宝说。

  没有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超出飞行空域,即“黑飞”。

  2015年至今“黑飞”30多起

  此次发生在成都市的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即“黑飞”。

  根据四川省公安厅的通报,4月14日14时05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跑道北侧30公里区域净空保护区内,发现无人机活动,导致三架航班绕行,地面航班等待5分钟。

  4月17日至4月21日,当地警方又查处了多起无人机“黑飞”事件。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发生多起“黑飞”事件。

  今年2月2日,四川绵阳机场跑道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导致5个航班延误、3个航班备降。据绵阳警方初步调查,怀疑有人操控“黑飞”无人机。

  2月2日、3日两天,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连续发现4起无人机“黑飞”事件,其中一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中,无人机离空中客机仅有50至70米。

  另据民航部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4起,2016年发生23起。

  据此计算,自2015年至今,全国已经发生30多起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

  针对“黑飞”,既有行政处罚,也有刑事处罚。

  早在2015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无人机“黑飞”案,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3名员工因为“黑飞”获刑。

  2015年10月,民航新疆管理局依据民用航空法相关条款对某单位的“黑飞”行为进行处罚,开出了罚款两万元的罚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