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化妆品”藏身民宅
经查,这两家名为“名批发”和“美国公馆”的网店实为同一人所开,主要销售LA MER(海蓝之谜)、JO MALONE(祖马龙)、CK、SK-II、芙蕾丝等高档化妆品,经检验均为假冒伪劣商品。更严重的是,很多买家低价购入,加价后通过各自的微信及实体店等方式分销出去,流向难以掌控。2016年12月29日傍晚,警方接到来自阿里巴巴总部的信息,监控到嫌疑网店有一笔来自南京的大单刚刚完成,收货地址、买家信息准确无误,目前嫌疑人正在窝点组织人员加工发货。得此情报,南京警方火速行动。
经守候,警方最终在厦门抓获犯罪嫌疑人谢氏兄妹二人及外聘工作人员蒋某。捣毁制售假窝点、仓库4个,制假设备6套,现场查获成品4000余件,价值600万元左右,另有大量包装材料、膏体、液体等半成品。据犯罪嫌疑人供述,“我们专做高档化妆品,有的人嫌价格贵,没在专柜买过真品,用了也无从对比真假。”
马桶边清洗瓶罐徒手灌装
南京玄武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查大队大队长高源介绍,犯罪嫌疑人用来存放、制造化妆品的出租屋里发现,这里完全不具备任何无尘无菌操作条件,待灌瓶体随意敞开放置,存放液体、膏体的容器和机器放在桌上,货物架上、地上满满地堆放着成箱的包装盒、空瓶罐和买来的半成品,装好的面霜、乳液、香水、眼霜等,就散落在地上等待盖上日期打包外售。
南京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食药大队大队长司徒有明说,嫌疑人使用的瓶罐一部分是造假而来,一部分是回收的正品瓶罐,“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就把回收瓶罐浸泡在卫生间马桶边上的垃圾桶里,用手把剩余膏体抠抠就直接去灌装他们的‘产品’了”。2017年1至3月间,警方分别在浙江金华、上海、江苏丹阳抓获了多家生产制作包装材料和半成品膏体液体的供货商。经统计,销售金额超过2000万元,目前涉案人员已被控制。
追求“高仿”,请小日化企业反复调试
该网店2015年开业至今,为何无人发现是假货?从包装、气味、质地、使用感受和改善效果,判断不出来真假吗?高源介绍说,为了能够迷惑消费者,这伙人可是下了大功夫。他们请中小型日化生产企业按需调试,再一家家比对,把最像正品的样品和购来的正品一起送到检测公司做检测,保证产品在化学成分、粘稠度、香气、上脸感受等方面能最高级别仿真,最高相似度达到95%。“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不可能永远以假乱真,更何况制作环境那么差,很多人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
据付翔介绍,今年该市食药环侦部门建立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向互联网拓展机制,加强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互通信息,共同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本案就是一起警企合作的典范。
警方提醒,消费者网购时要提高警惕,价格差异过大很难买到正品。网购后可前往专柜验货,但对于高端化妆品,由于鉴定流程通常难以在国内完成,购买时更要严格筛选渠道,发现假货应及时向电商交易平台投诉或报警;同时,对于举报查证后属实的消费者,可适当论功行赏,让消费者体会到“打假”与自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