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喊话惹争议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的落户风波,因为一场隔空喊话更加抓人眼球。
对于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的落户,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衡水第一中学的做法显然过于强调分数,所以这所学校的运作模式和浙江一贯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抵触的。
方红峰直言,衡水第一中学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其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与浙江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衡水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建勇对此回应说,“不欢迎就不欢迎吧,反正现在分校的存在是事实。这个事我们没有发声,他说就说去吧,我们走自己的路”。
伴随着“衡水模式”而来的,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阵营的“口水战”。
4月11日,杭州市召开名校长关于“衡水中学现象”研讨会,研讨衡水第一中学办学模式是不是当下优秀学校的样板,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
研讨会上,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说:“浙江作为开放地区有容乃大,一所学校来浙江办学不值得过度关注。目前,浙江反对的不是表面上的哪所学校,而是忧虑一种教育模式与学校文化对浙江教育生态的危害。”
“对衡水中学现象要有静观反思、自省找短板和自信的态度。”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认为,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没有违法的情况下,也要合理合规发展,按照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走,不搞小动作,不破坏教育生态环境。
“民办学校办学符合法定审批程序,理应受法律保护,这是现代法治社会运行的基本常识。”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向《法制日报》记者分析说,“衡水中学”现象饱受争议,焦点在于希望孩子能上更好中学、更好大学是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安排中,仍是以高考为重点,以分数为目标,以名牌高校为追求,因此,要真正使这种现象减少,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叫停,而是需要教育制度、政策及理念的综合调整。
提前招生系违规
在衡中平湖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其首批录取新生到校报到时间为4月15日,较浙江中考提前了两个月。
对此,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肖家兴给出的解释是,“报到并不是开学,只是为新生适应高中课程做准备”。
在方红峰看来,无论校方对“报到”这个词玩什么样的文字游戏,都显然与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制定的《完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改革普通高中招生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相违背。
根据该文件规定,除名额分配生和保送生两种特殊形式外,普通高中学校其他招生“均应在升学考试后进行”。
浙江省教育厅已责令平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涉嫌违规招生进行调查,核实后立即整改。
平湖市教育局回应称,针对该校对部分学生进行预录取并要求被预录取学生于4月15日报到,因此出现部分学生不再前往目前在读学校就读的情况,明显存在违规。市教育局于4月7日向其发出书面规范,要求其整改。
4月10日,嫌疑违规招生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已暂停招生,所招到的90名中考生都已被送回原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