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河南“最美村医”烧欠条为获关注 自称:我要“名”
2017-04-06 11:01: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安钟汝 王双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宣传与荣耀

  2002年,杨全鸿在杨屯村村口包了一块800平方米的地,修了个院子,院子门口没有标牌。唯一能辨识出这是一家医疗单位的,是两层楼的楼顶飘着的一面旗帜,旗帜是一个患者送的,有风的时候,旗帜招展,上面能看见“救死扶伤”四个字。

  “整体上,他是个好人。”作为较早报道杨全鸿的记者之一,新乡本地媒体人翟京元这样评价。

  翟京元回忆,二十多年前杨全鸿在当地就小有名气,经常有外地人找过来看病。“当时他的新闻价值在于,一个贫苦的医生,多年来踏实地为贫苦病人看病。”

  2013年11月,翟京元对杨全鸿的报道,引起了河南省级媒体的注意。他的那箱欠条出现在报道里,引发公众热议。

  后来,翟京元发现,这个村医有点不一样,“总想得到表扬”。

  当新闻沉寂下来,杨全鸿每隔几个月就会给翟京元打电话,“老翟,过来宣传一下我吧。”

  多家媒体的关注给杨全鸿带来一串荣誉。2011年至2015年,他先后获得多个称号,“全省优秀乡村医生”(河南省卫生厅),“河南好人”(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广电局)、“河南最美乡村医生”、“新乡市医德标兵”(新乡卫计委等部门)。

  在坊间,杨全鸿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村医”。

  接触媒体多了,杨全鸿已经准备好对记者的一套通用表达。今年3月24日下午,不到十分钟,杨全鸿就当着三个客人的面利索地脱下裤子,数自己身上的伤疤。

  他想表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没有说完整,就用“我经受过人间疾苦。”

  “怎么说呢,你就写我是个大好人,最美医生,免费给病人看病。”杨全鸿不停地告诉记者,该怎么提问,怎么写报道。

  杨全鸿很重视自己的荣誉,他去领奖的胸牌至今挂在他的房间,在他自己印刷的一本150页的《论证癫痫精神病临床治疗与解析》书上,有34页是介绍他的荣誉,包括患者送他的锦旗、感谢信,还有媒体对他的报道。

  之前没有媒体关注杨全鸿,他给病人免费看病,“有个条件,你要到民政局开个证明,证明我给你免费治病了,我做了好事,政府要知道。”

  对这次烧欠条事件,翟京元“感到不对劲”。“杨全鸿越来越会宣传自己。”假如他只凭自己的本事,不过度依靠媒体,也能在病人中享有很高声望。

  但翟京元觉得,杨全鸿更靠近前者。

  郑州的一名病人说,“感觉这个医生跑偏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