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为百姓甘愿奉献一切
“我先来!”24岁的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卫生员谢樵脱掉外衣,奋力向堰塞湖对岸游去。眼看就要到岸时,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沉入水中。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百姓有难,公安民警责无旁贷。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机关闻警而动,治安、交管、边防等部门派出队伍迅速赶赴灾区。其中,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8月4日上午,医疗救援分队率先进入重灾区龙头山镇光明村。余震时有发生。谢樵与战友一起,一路搬运、抢救伤员,转移疏散群众。13时,救援队接到一村民求救,他所在的大林村被泥石流掩埋,60余人下落不明。接报后,救援分队马上奔赴大林村。途中,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挡住了队员进村的唯一道路。救人要紧!谢樵主动请缨:“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没曾想,这句话却成了他对世界的告别。
今年1月24日,正准备在岳父家吃团圆饭的四川省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驻石桥派出所民警蔡松松,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娃娃落水了,快去救娃娃”的呼喊声。听到呼救,蔡松松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一路飞奔,第一个来到水库堤坝上,发现2名孩童正在水中不停挣扎。他连皮鞋都没来得及脱,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拼尽全力将正在下沉的2名孩童推向岸边。最终,孩子们获救了,而体力透支的蔡松松却没有坚持住,沉入水中,生命定格在31岁。
救百姓于危难,这已经成为了公安民警的座右铭。为此,他们不畏牺牲。
2016年10月20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北海支队电建边防派出所接到警情,称边贸码头一条中型渔船着火,所长骆春伟立即带领4名官兵赶往现场救援。现场火势迅猛,浓烟滚滚,而失火渔船距离岸边30多米,消防水枪射程不够,密密麻麻的渔船又将航道堵塞,小船一时难以进入。此时,骆春伟毫不犹豫,口衔缆绳,迎着海浪游向失火渔船。最终,560余艘渔船化险为夷,5000余名渔民转危为安,而“游向火光的勇士”骆春伟却不幸牺牲。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牺牲公安民警生前时刻将百姓放在心间,急群众之所急,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悔誓言,也赢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
伤病,公安民警挥之不去的痛
除了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可能面临流血、牺牲,常年的“5+2”“白+黑”工作状态,让公安民警的身体超负荷运转。工作、精神、生活的压力让民警需经受数倍于常人的压力。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因病牺牲的民警占牺牲民警总数的一半左右。不少民警在执法执勤中流血流汗的同时,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今年1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西南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连龙因高强度的工作,突发心脏病。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连龙在病床上敬了最后一个礼,以这种方式,告别自己匆忙而短暂的警察生涯和亲爱的战友。一时间,全国各地民警纷纷响应,以“回礼”送别战友。
2012年6月,天津市公安局塘沽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正宏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他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面对疾病的折磨,他强忍剧痛坚守在破案、抓捕一线,连续奋战长达17个月。其间,他带领队友先后破获杀人、伤害致死等重大案件38起,摧毁恶势力团伙3个,破获其他刑事案件200余起,直到身体无法支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虽然虚弱得已经无法说话,王正宏还是拼尽全力,在病床上艰难地举起右手,颤抖着向他热爱的事业敬了一个礼。
一个敬礼,表达了民警对公安事业的不舍。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们留恋与念想的仍是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瞬间、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刻。
“括侬”是黎族话亲民爱民的意思。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天安乡派出所原所长吴春忠扎根基层31年,默默奋战在边远山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最终积劳成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2013年2月24日,经医治无效逝世。吴春忠用生命守护辖区平安30余载,一句“好括侬”是对他警察生涯的最好评价。“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很多勇敢的人,用青春和生命,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让人们在没有阳光时,也不会畏惧黑暗。”党的十八大以来,2105名公安英雄们为他们心中最壮丽的事业燃烧,用生命诠释了和平年代人民警察就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