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国内
搜 索
女子丈夫去世不愿再嫁 常常梦见丈夫相信人死后有灵魂
2017-04-01 11:13:29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玉平,今年44岁,上有二老,下有一儿一女,丈夫在2014年去世了。大女儿嫁了人,如今带着小儿子住在奉节一个租的商铺里。19岁那一年,刘玉平穿上嫁衣,从竹园镇嫁到奉节,结婚时家里收入还不错,从此有个男人的肩膀依靠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情。

  婚后那几年丈夫对她很好,无微不至的体贴到生活上的分担。可是好景不长,2006年丈夫生病住院,一年后刘玉平的腰椎不好也得面临做手术。夫妻双双进了医院,那时候小儿子刚上小学,可从小就要学会怎么照顾父母。住院5年,她和丈夫到处借钱,加上自己的积蓄,花光了40万。后来丈夫去世,2万安葬费仅仅勉强做完后事,刘玉平回忆葬礼那一天说:“最后那个星期,我都在哭,他走了,后来我的眼泪也流干了。”

  漫漫长夜,她的凄凉和悲痛无法与人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女儿也劝她再嫁,她拒绝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说:“经常梦见丈夫,我们走在一起,可是醒来依旧是黑暗。现在我的脊椎里还有钢钉和螺丝,我的条件也不好,更不想对孩子有亏欠,只想一个人供小儿子读完书就好。”

  刘玉平不能干重活,连拿十几斤的东西就觉得费力,只能到别人家做保姆,每月2千元的收入,这些钱不仅要负担儿子的学费,还有日常的开销和租金。家里的大米和肉都是老家的女儿送来,自己也种点小菜。过年从来没有给孩子买过新衣服,孩子们也从来没过过生日,家里没有电视,冰箱和洗衣机都是别人用旧了好心送她的。

  对于将来,她也有渴望:“想去重庆,儿子如果去城里,我就去找个工作,希望他以后能有好的发展,我就安心了。我要是老了,想跟着儿子住,也不知能不能住到一起,这事很难说。”

  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了胡庶梅家门前的路,这一天,她没有出门,土灶里燃烧的火焰是一顿午饭的开始,却少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身影。这个男人就是胡庶梅的丈夫。

  2016年3月27日,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家人匆匆忙忙把她的丈夫带回家,他们坚信落叶归根,所以不肯在医院停留。从医院到家里的路好像很长,胡庶梅的丈夫躺在担架上强撑着一口气,终于到家了,20分钟后,她的丈夫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知道这一年的冬天,一个女人带着生病的老人和女儿是怎么熬过来的。原本新盖的二层小楼也因此停了工,丈夫生前的欠款还没还完,又添了医院的治疗费,家里生病的老人走过了鬼门关,自己低血压和胃病依靠着几百块的药,繁重的家务和女儿的学费,这一切全部压在她身上,让她好几次都感到绝望。一个坚强的女人突然间变得如此脆弱。午夜梦回,听见女儿对她说:“我读不下去书了,我好想爸爸啊!”

  谈起如今的生活,胡庶梅的眼里含满了泪水:“现在早上4点钟起床,自己做点粉条拿去卖,供女儿读书,我尽心尽力照顾丈夫,最终也留不住他,我这辈子变成女人什么都不行,只有那个命,就要认命,只要她以后生活的好,我苦点没关系。”

  问起是否愿意再嫁人,胡庶梅说她并不愿意:“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做农活,劈柴都过来了,再找会被人说闲话的,女儿也不接受,看到那些例子,日子过得也不轻松,没意义,想想还是害怕。”

  时隔半年,她看到女儿这样写到:泪流尽也唤不回你,望穿天也看不到你。胡庶梅深深地明白,前路坎坷,可生活还要继续。

  或许一个陌生人的离世在你我眼中不过换来一时的唏嘘叹息,但是在那些生命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最切肤的痛的感知,当一个家里作为顶梁柱的男人去世之后,他们的伴侣是怎样熬过每一个彻骨的寒冬与绝望的黑夜?如果可以,你愿帮帮他们吗?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