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如一家
精神上控制来去自如心甘情愿
新成员到来,传销组织里七天不查手机,营造一种轻松氛围;新成员心情不好,组织出钱去唱歌,带着一起去景区逛逛。
在一段视频中,肖女士成了里面一个“家庭”的老总,她在发表感言时痛哭流涕:“进入这个全新的行业,感谢大家一起努力,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一切尽在不言中。”桌上摆着一束花,周围站了一圈人,当天晚上前来的,还有组织里的两位大领导,张总和沈总。
沈总在表示祝贺时发言,一口气讲了16分钟,讲话中出现了18次“感恩”,8次“家人”,她还感谢“国家搭建平台”。在她的讲话中,她提到自己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到广东鞋厂打工,“在座的有没有打过工的?那个生活很苦吧。”她话锋一转,开始谈到自己的梦想,不想回到农村,要改变自己。“去年我回了一次湖南衡阳老家,大家都说我的变化很大。”她还指着旁边张总说,“他以前可是副行长的级别,走到哪里都是车子接送,现在做这个生意,就是因为没有哪个生意有这个赚钱快,动动脑子、动动嘴巴,多方便。”
祝贺的话说完,大家开始端上各自做的菜,北方菜、南方菜,大家抢着下厨,吃晚饭,大家又开始争着做家务,田冲跟着大家一起蒙混过关,默默拍下了这一切。
报警举报
放出派出所大家“信念”更坚定了
田冲的手机储存卡已经不够用了,他认为时机成熟了。今年2月,他上课时躲在厕所里拨打了110。没过多久,两名警察来到了门口,将田冲和其他成员都带走了,楼下是停了一辆大巴车,另外几个“家庭”也被捣毁。
到了派出所,有说自己是做装修的,有说自己是过来搞服装生意的。做了笔录后,这些人最后被放了回去,警察让他们散了。他们却换个房间,继续留了下来。
“进局子”对这些传销人员来说,只不过是生动的一课。“你看,抓了不是都放了,这是国家正面打击,侧面扶持。”组织里一位导师“鼓励”大家,要认清现在的形势。很多将信将疑的人,因为能够重获自由,他们更相信这是一个秘密产业。
近日,记者来到万景峰小区,对于里面的传销人员,门口的保安已经能够一眼认出来,“看多了,神情都不一样。”门口保安证实,警察已经来过几次,驱散了一波又一波,小区里的人至少已经少了三分之二了。
小区物管也证实,他们也帮助警方查找落入传销组织的人员。不过,很多人都不肯离开,甚至有家人到了门口敲门,里面的亲人都不肯开门,等了一天都没用。
田冲并没有泄气,他开始在网上加了更多单身群,“现在已经有湖北和广西两个地方的人找我去了。”田冲将自己的网名改成了“千里走单骑”,没有了家,他准备打入各个传销团伙,卧底一家,举报一家。(文中人物系化名)
成都商报记者宦小淮实习生苗言
传销就是圈套,小心套进去出不来了。
现实困境
取证难打击难
家人陷传销需理性处理
传销打击难度大,首先就是取证难。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说,这些组织不传实物,没有公司、没有产品,那些传销人员都是自愿的,即使被抓到也不会配合警方调查取证。“他们认为别人说的都是假话,是限制这个行业发展。”李旭告诉记者,在打击传销组织中,打击对象主要是组织领导者,对于一般参与者只是批评教育为主。
如果有家人搞传销,应该怎么办?李旭建议,不能采取冲动的做法,不要训斥和盲目劝导,否则他们会更加反感。“要缓和关系,稳住他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介绍,可以找一些做过传销的人员现身说法,实在不行,就暗中地切断他的人员、资金链条,等到钱花光了,在里面不能发展下线,就没有利用价值了。传销组织也会主动动员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