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最高法:限制老赖买机票628万人次
2017-03-13 08:41: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2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周强从五个方面报告了2017年工作安排:首先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二是坚持司法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确保如期实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四是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机制,推进电子卷宗录入、庭审语音识别、审判职能服务等科技系统与办公办案平台融合,强化律师服务平台应用,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数据共享,研究构建司法人工智能系统,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最后要坚持从严治院,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过硬队伍。

  重点

  【巡回法庭】

  新设四个巡回法庭去年办公

  完成巡回法庭总体布局,进一步实现最高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在南京、郑州、重庆、西安新设4个巡回法庭并于去年底正式办公。第一、第二巡回法庭设立两年来共受理案件4721件,审结4573件。在巡回法庭实行审判团队模式,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负责制,完善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最高人民法院本部与巡回法庭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同一平台办案、同步在线管理,统一裁判尺度。

  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出台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意见,建立2338个专门诉调对接中心,419个法院开通在线调解平台,畅通纠纷解决渠道。各级法院以调解方式处理案件532.1万件。

  【简化程序】

  全国当场登记立案率超95%

  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立案难问题。加大改革督察力度,坚决制止立案登记制实施后另设条件限制立案做法,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简化立案程序,全国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创新立案方式,如“二维码”自助立案系统、异地立案。

  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全国基层法院适用民商事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717.9万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6.7%。

  创新司法便民措施,进一步解决群众诉讼不便问题。推进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网上申诉和视频接访系统、电子法院、网络法庭、巡回审判等便民措施。运用微博、微信、网站等信息平台,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情为法院及时主动告知。

  【规范量刑】

  法官对办案质量须终身负责

  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等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对656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42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各级法院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76件。

  基本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全国法院产生入额法官11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激发法官工作积极性,上海、广东、海南法官人均办案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1.9%、22.3%和34.8%。

  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刑事案件质量。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充分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扩大量刑规范化范围,适用罪名达到23种,覆盖全国基层法院90%的刑事案件。

  【司法公开】

  所有公开开庭案件上网直播

  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司法民主。全国22万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06.3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77.2%。深化司法公开,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健全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各类案件全覆盖,当事人可随时查询案件进展。加强庭审公开,最高人民法院自去年7月1日起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上网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62.5万次,观看量达到20.7亿人次。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680万份,访问量突破62亿人次,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在执行信息网公开信息4711万条。

  【执行改革】

  各级法院执行到位1.5万亿元

  推进执行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各级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共受理执行案件614.9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完善执行权运行及内外部监督机制。首先向法院自身不规范执行“开刀”,建立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全程监控,有效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破解长期存在的“查人找物”难题。与10多个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存款、房屋、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即可依法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和相关信息,实现了执行模式的根本变革。会同国家发改委等40多个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在招标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高消费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实行信用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89万例,限制628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229万人次乘坐高铁。依法惩治拒不执行裁判行为,司法拘留1.6万人,追究刑事责任2167人,让司法裁判真正成为惩治违法失信的利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