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为何在买前就有维修记录?新房价格比售楼人员发的朋友圈高十几万咋办?70多元的卖价被“黑网店”多加1000元如何追回?公用设施服务消费领域有猫腻咋维权?……
3月9日,江苏省消协发布2016年家用汽车消费、房产消费、网络消费、旅游消费、预付式消费、房屋装修消费、公用设施服务消费、教育培训消费、食品消费等9大消费维权热点领域23个案例,同时发布2016年度全省支持诉讼9大典型案例。扬子晚报记者撷取其中代表案例供您参考。
案例1汽车在买前就有维修记录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共赔2.5万
2010年12月20日,南京消费者邵先生在某品牌4S店购买汽车。2016年8月,邵先生准备通过车置宝公司出售该车,但被告知车辆在购买日期前有维修记录。经查询,在2010年10月27日,该车进行了车顶整形、左前门槛补漆、前保补漆等事故维修。而销售人员未将这些情况告诉消费者,消费者遂投诉至江苏省消协。
结果>>
省消协致函厂家。经查该车辆确实存在消费者购车日期前的维修记录。厂家和4S店表示,该记录与正常维修记录形式、维修时间上存在差异,疑似4S店工作人员误录。但省消协经调查认为,这些在销售时并未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调解4S店根据该车当时的新车售价折半赔偿,共补偿二万五千元,消费者表示满意。
数据>>
2016年全省共受理涉及家用汽车投诉6132件,占总投诉量的比重为7.3%。合同纠纷是投诉的主要问题:部分经营者隐瞒车辆真实情况,以事故车、瑕疵车冒充新车销售,涉嫌欺诈。
案例2售楼人员朋友圈房价比卖价低
消协帮买房人挽回12万元损失
2016年10月,江苏省消协受理消费者高女士的来信,反映某开发商的销售人员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楼盘摄影图片,显示楼盘价格为9300-10300元/平方米,而消费者认购的房产单价为11454元/平方米。
结果>>
开发商称,销售人员在意识到内容有误后即刻就将该条朋友圈删除,并不存在主观上故意。消协认为,该销售人员为公司在职员工,所发的宣传彩页对消费者的最终认购房产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开发商就应该承担错误宣传的后果。最终,开发商将消费者认购的房屋价格降至10500元/平方米,为消费者挽回了近12万元的损失,消费者表示满意。
数据>>
据统计,2016年全省各级消协组织接到商品房类投诉共计849件,占总投诉量的1.01%。虽然占比较低,但依然是维权难点,目前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广告宣传、营销合同和面积误差三个方面。
案例3黑网店“狡兔三窟”,乱改价多收千元
消协帮助与淘宝沟通,追回全部货款
2016年3月2日,广东林女士从“豆宝吃烧烤”淘宝网店订购了三件食品,合计78.94元。付款时卖家从后台擅自将价款改为1078.94元。林女士付款成功后发现改价行为,立即要求卖家停止发货并退还所付款项,多次沟通无果后她却被拉入黑名单。林女士向淘宝客服投诉无果后,查询到卖家发货人地址为兴化市某公司,她向兴化市消协进行投诉。
结果>>
兴化市消协周庄分会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卖家使用的发货人地址是另一消费者方女士在该网店购物时留下的收货人信息。方女士给过卖家差评,她的地址被该卖家擅自对外使用。随着调查的展开,卖家使用的发货人地址又有变动,让人无法对新地址进行追踪取证。消协工作人员多次与淘宝客服进行沟通。淘宝网于4月10日告知,三个工作日内将消费者林女士的购货款1078.94元退还到其支付宝账户上,消费者表示满意。
数据>>
2016年全省网络消费投诉共20279件,比2015年(7885件)增长157.18%,成投诉热点之首。网络消费纠纷的问题主要有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证、广告宣传有夸大之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