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加大处罚监管力度
3月8日,阿里巴巴再次启动诉讼,将一家出售假猫粮的淘宝店主告上法庭。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告诉记者,阿里巴巴不会放弃法律赋予的民事手段。
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马云在公开信中透露,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不足1%。
正因如此,加大处罚和监管力度,让网购不再“野蛮生长”,成为代表、委员们眼中“打击网络售假”的重要途径。张茅表示,网购不是法外之地,国家工商总局已加大对网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未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网购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友阿集团董事长胡子敬则建议,可以按照属地原则,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产品资格认证、诚信经营加强监管,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监管平台,实行跨地区有效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希望大家给加强微商监管“出出主意”。他说:“由于现在微商可以通过微店、有赞等公司的产品轻易搭建店铺,监管难度很大。腾讯希望用技术来鉴别产品优劣,但我们只是平台,没有权力去执法。”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则是代表、委员们的另一个解决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交行原监事长华庆山表示,“假货问题涉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通过诚信建设,让售假者寸步难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移动总经理简勤也表示,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他建议加强征信立法,对企业、个人分别设置不良信用信息采集的起点标准,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完善信用数据库建设,促进征信信息有序、有效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