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食品安全谣言屡辟谣却不止 传谣拟定性为安全信息欺诈
2017-03-02 10:13:47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韩丹东 邢东伟 吴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不仅需要法律,还要建立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公众传媒、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协作机制。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应把谣言的表现形式、谣言传播的方式、谣言制作的规律进一步摸准摸透,做到精准监管、协同监管、法治监管、勤勉监管。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协同共治要调动广大消费者的力量

  关于紫菜的谣言风波总算是平息了。

  然而,哪种食品会成为下一个谣言的对象,消费者不得而知。大家所能确定的是,滋生食品安全谣言的土壤一日不被彻底铲除,这种闹剧还会上演。

  谣言屡辟不止

  这次食品安全谣言风波源自一段视频。

  在这段网络上热传的视频中,一名女士将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发,随后捞起撕扯。泡发后的紫菜较有韧性,女子据此判定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并称“现在人心都变坏了”。

  没过几天,海南省海口市市民肖先生反映称,他在海口一家超市购买了几包紫菜,尽管吃起来也是紫菜的味,但怎么都咬不烂,也怀疑紫菜是塑料膜制成的。

  对于肖先生的反映,海口市食药监局通报称,他们对全市多批次紫菜进行抽样送检,经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技术鉴别,结果是:送检紫菜样本不是塑料制品。

  与此同时,北京、福建等地食药监部门也纷纷辟谣——紫菜不可能是塑料制作。这样的结论也得到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的认可。

  多方辟谣之下,“塑料紫菜”谣言才得以平息。

  其实,类似的食品安全谣言并非第一次出现,“塑料紫菜”只能算是谣言新变种。

  《法制日报》记者搜索公开报道发现,自2014年以来,食品安全谣言从未消停过。2014年,不锈钢杯泡茶有毒、微波炉加热致癌、水果和牛奶不能同吃等谣言曾流行网络;2015年,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喝牛奶能致癌、羊肉不能吃等谣言在互联网上赚了不少流量;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会导致癌症、面包是“五毒俱全”的食物等谣言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谣言,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谣言有些是翻炒很多遍的,比如塑料大米等。有些谣言是一再死而复生,有些谣言则是不断推陈出新。”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看来,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去传播谣言。食品安全本身就有上当效应、信息传播效应的特点。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