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社会与法
搜 索
你被食品谣言、中成药名忽悠过?官方整顿食药秩序
2017-02-28 10:1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谈“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

  ——整治品牌和配方过多、广告不当宣传等问题

  婴幼儿配方乳粉牵动着家长的神经。2016年6月,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由食药监总局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工作。

  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业内人士分析称“提高了准入门槛”。毕井泉说,这是针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食品和状况采取的特殊监管措施,重点是整治品牌和配方过多,标签不当标注和广告不当宣传的问题。

  毕井泉说,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共抽检2532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32批次,占1.3%。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风险的不合格样品有22个批次,占0.9%;不符合包装制、包装标签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不合格样品有10个批次,占0.4%。

  他指出,检出问题的基本都是中小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大型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检出不合格的样品。

  谈“外卖食品安全”

  ——没有实体店的不能在网上销售餐饮产品

  外卖食品安全事件曾被媒体多次曝光。《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针对该《办法》,毕井泉专门就网络订餐的问题谈了三点。

  他指出,第一,只有取得许可证的实体餐饮店才能在网上接受订餐,没有实体店的不能在网上销售餐饮产品,餐饮企业必须保证在网上销售的餐饮产品与在实体店销售的餐饮产品质量是一致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第三方平台要做到确保在平台上展示的餐饮企业许可证是真实的、确保在送餐过程中食物不被污染、确保消费者的投诉得到及时处理。

  第三,要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督。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平台和线下餐饮企业的监督,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回应“中成药改名”质疑

  ——重点整顿夸大疗效、暗示疗效及低俗命名

  2017年1月,食药监总局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规定命名时“避免暗示、夸大疗效”。

  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名称中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名称含有“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

  一些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因此改头换面,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些传统品牌的中成药,或因改名而伤害其树立的口碑及市场,得不偿失。

  毕井泉说,规范中成药的命名,重点是整顿夸大疗效、暗示疗效以及用语低俗的命名,这样做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对于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将结合标准推动再注册等工作逐步规范,对确需修改的名称,也会给予一定的期限来逐步过渡。(邱宇)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