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法制  >  国内
搜 索
家长吐槽孩子作业:下班还要做手工搞调查打印卷子
2017-02-27 13:57: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不少手工类作业大都由家长包办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打印作业外,家长吐槽比较多的还有,不少平时或假期中布置的手工类、社会实践类作业,大多让家长包办了。

  三年级学生家长马女士说,每个假期都会有类似的作业,比如拍视频、做手抄报、学做菜以及写读后感之类,大部分都需要家长协助,甚至是家长完成其中的四分之三,孩子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另一所学校的学生家长房先生告诉记者,寒假里布置了社会实践类作业,基本上都是几个家长联系好参观单位,然后孩子们去参观。“拍照片、写参观记录都是由几个家长一起完成,孩子们基本没参与。”

  “作业看着是不错,但二年级的学生哪会呀,基本上是家长做了发给老师。不过还好不是硬性要求。”

  学生记作业,也是一项学习能力

  小辛庄小学的张园园老师认为,QQ群布置作业的优点很多,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孩子年龄小,手记作业的话,作业项目一多,孩子们就容易丢三落四。QQ群布置作业则能保证完全、准确地把作业呈现给孩子们。

  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表示,如果老师只是在学校口头布置,孩子可能记,也可能不记,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什么作业。把当天的作业发到群里,每位家长都看到了。

  不仅仅布置作业,每天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也大多通过QQ群发布,一些表现好的学生会在群里受到表扬。“学生再也不能找借口说不知道什么作业了。有助于家长了解和督促孩子的学习情况。”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六班班主任仇加坤表示。

  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弊端,有了QQ群布置作业,学生也就有了用手机的理由,这与学校希望学生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手机的初衷是相矛盾的。

  “再一个弊端就是孩子变得依赖性很强,变懒了,老师上课口头布置作业时不用心听,全靠回家再查,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张园园老师说,记作业的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一项,如果单纯依靠QQ群,老师发布,家长转达,孩子就丧失了宝贵的自我学习的机会。

  家校沟通,从家访到QQ群

  曾经老师和家长联系主要靠家访,后来有了电话,博客也曾流行一时。如今QQ、微信大行其道,成为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

  江丽华是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初一七班英语老师,今年54岁,已工作30多年。她刚工作时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寒暑假都要家访。“班里四五十名学生,最远的三四十里地,都是骑着自行车去。”江丽华说,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只能家访或者是请家长到学校。

  41岁的马老师1994年参加工作,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对于特殊学生也会利用下班时间上门家访。“学生的表现大多都是攒一个学期在家长会上说。”

  据马老师回忆,学校里还使用过“家校通”,利用BP机下通知。“效果不是很好,很短的时间就不用了。”

  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逐渐普及,班级博客开始兴起,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全新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几年才逐渐停用。

  “家访几乎没有了,要么打电话,要么通过QQ告知或者小窗私聊。”28岁的仇加坤说。小辛庄小学张园园老师说,除了QQ群,班里还建了微信群,家长能第一时间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学校和老师的工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